免费在线看视频mv的网站入口
添加时间:距离上一次斯坦福人被广为关注已经过去4年。2014年5月16日,聚美优品在纽交所上市,市值接近40亿美元。这在当时像一个触发点,引发了国内外投资人、企业家对于硅谷和斯坦福的热情。FusionFund创始及管理合伙人张璐从斯坦福毕业后一直留在硅谷,她明显感受到,2015年开始,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、投资人愿意花时间在硅谷,不仅是投项目,也会和当地有斯坦福背景的企业家、投资人去交流。
德拉基在决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,上调了GDP预期,并下修了通胀预期;但德拉基指出,QE将一直持续到管委会认为通胀路径持续向目标水平调整为止,没有对其他可能的政策调整做出讨论,目前还不能宣告在通胀上取得了胜利。德拉基新闻发布会要点如下:①货币政策:QE将一直持续到管委会认为通胀路径持续向目标水平调整为止,调整QE措辞的决定是一致通过的,没有对其他可能的政策调整做出讨论;
“从行业内探听到的消息是,部分平台还在继续放款,部分大平台转型做金融科技技术输出、做导流平台和产品超市。而我们原本现金贷业务已经彻底停摆,别的业务暂时也没有起色。”张磊说。“既然现在仍有团队还在放款,你们不考虑回归本行,继续做现金贷了吗?”当记者将这一问题抛给张磊时,他坦言,确实有不少平台“重操旧业”,但事实上也面临诸多问题:“首先,现在坏账很高,在合规操作不提高费率的情况下,伴随着获客成本持续走高,共债现象更甚,高企的坏账率很容易造成亏损;其次,监管趋严的问题无法回避,风险太大;第三,在经历了一年的转型之后,我们现有成员基因不太再适合继续从事现金贷。”
一、全球货币宽松走到尽头,货币紧缩负面效应显现金融危机以来,各国央行通过持续的货币宽松手段,包括降低短期利率或资产购买(QE),压低长端利率,刺激资产价格上涨,带来财富效应和降低债务人的利息负担,进而实现或稳定经济增长的目的。但是,随着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边际效应递减,资产泡沫和贫富差距加剧的负面效应在逐步扩大,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特朗普的“美国优先”、英国“脱欧”、意大利“五星运动”等民粹主义兴起的迹象。全球央行面临困境,如果继续执行宽松货币政策,资产价格难以继续上涨,但会刺激通货膨胀,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,引发政治上的冲突;如果货币收紧过快,全球债务高杠杆导致的去杠杆压力很快会导致增长的重新下滑。以2016年G20杭州峰会为分水岭,各成员国就运用货币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等政策达成共识,美联储、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从宽松货币政策回归中性,欧央行也宣布逐步退出宽松计划。数据显示,自2018年1月起,全球主要央行过去12个月资产负债表累计环比增长(历史最高达2.5万亿美元)见顶,自2018年4月起开始,全球主要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换算成美元已经出现月环比下降,换言之,持续近10年的全球货币宽松已经正式走向货币紧缩。
美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货币储备国,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的取向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。由于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刺激,美国经济增长、就业仍保持较好的态势,美联储纽约分行公布的通货膨胀领先指标UIG高达3.14%,创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,美联储在2018年12月坚持加息,但2019年则采取观察再决定是否加息的概率偏大。但另一方面,考虑美联储每月约500亿美元的缩表,美联储目前2.5%的利率水平可能已经相当于上一轮货币紧缩周期的4%-4.5%的利率水平,因此未来的加息空间理论上应该是有限的。考虑美国跨国公司的资本回流的流动性冲击和新兴市场国家、欧元区的动荡,美联储很可能不会重蹈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后格林斯潘降息的措施——最终导致美国2000年科网泡沫的形成和最终更大幅度紧缩刺破泡沫。因此,我们也不认为美联储会放松,最大可能是在资本市场回调的短期压力下选择暂缓紧缩。
不过,随着美国降息预期加强,美股先抑后扬,港股走势也相较平稳,对A股冲击力度大大减少,而苹果股价逼近历史新高,对苹果产业链有积极影响。此前A股主要热点就来自科技股,这或许会重燃科技股炒作热情,对市场人气恢复有利好作用。海通证券荀玉根指出,随着9月欧美央行降息落地,我国利率向下空间将打开,不排除后续MLF利率下调,后续三个观测时间点是11月5日、12月6日、12月14日。财政政策方面,9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根据地方重大项目建设需要,按规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,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。从时点看专项债大概率提前到四季度,后续需要跟踪具体额度及落地。未来跟踪十九届四中全会后,完善国家治理、推进改革的相关措施,这是提振市场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。